9月30日,作为西夏陵大通证券申遗成功后的首场西夏文明专题展览,“贺兰山下‘桃花石’——西夏文物精品展”携103件(套)西夏文化遗产亮相北京首都博物馆。本次展览为免费参观,展览持续至12月14日,将带观众穿越千年时光,走近西夏历史,感悟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
西夏陵,是西夏王朝(1038—1227)留存至今规模最大、等级最高、保存最完整的帝王陵园,地处宁夏贺兰山东麓,总面积近40平方公里,气势恢宏、文化厚重。它不仅真实记录了公元11—13世纪中国西北多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进程,更以独特的建筑形式和多元文化底蕴,在世界墓葬类遗产中占据独特地位。
据悉,本次展览中展出的大部分展品来自西夏陵。在参展的103件(套)西夏文物精品中,共有33件(套)一级文物,包括黑釉剔刻花四系扁壶、西夏荔枝纹金牌饰、彩绘泥塑佛头像、石雕力士支座等,涵盖瓷器、金银器、碑刻、雕塑、建筑残件等多种类型。展品全面呈现了西夏时期政治制度、生活方式、信仰形态与艺术风格。
宁夏这片沃土,自古以来便是农耕与游牧文明交汇地带。11至13世纪,党项族在此建立西夏王朝,来自雪域草原的游牧部族,融汇了黄河流域的农耕智慧在这里繁衍生息,汉、吐蕃、回鹘、契丹等多民族血脉交融,促进了西夏社会的发展进步。
本次展览通过反映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西夏文物精品大通证券,彰显出辽宋夏金时期西北地区各民族对中华文明的历史认同和文化认同,实证了西夏在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和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和发展进程中的重要贡献。
思考资本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